Skip to main content

· 4 min read

Marble machine chronicle - YouTube

Empty your mind, be formless, shapeless, like water. Put water into a cup. Becomes the cup. Put water into a teapot. Becomes the teapot. Water can flow or creep or drip or crash. Be water my friend.

我喜歡如水一般流動的事物,也喜歡各種原理自洽而生生不息的模型,也喜歡如同積木組合起來並且擁有模組化功能的系統

不論是人生的、理論的、生命的、實務的

突然發現,這就是讓我產生 a-ha moment 的事物

「原來是這樣運作啊」

「這個轉換,再變成...再轉換...好像就可以串起來了」

讓我真正燃起火花的事情很單純,也沒什麼的志向在裡面,是實現一個自洽且真正實踐起來的「系統」(但以前因為我的完美主義,我耗費太多時間跟精力了)

大學與碩班期間,我埋首於打造量化交易系統,沒有成功

工作期間,我希望能打造一個很棒的機器學習模型,對於 LLM 和自然語言處理的方法論感到讚嘆與驚奇,遺憾的是自己的研究不好落地

到了成為軟體工程師,我仍然對資料流、狀態管理、複雜交互互動感到興趣,但與以往差別在於,很有可能實踐、打造出來

軟體工程的 SOLID 原則、元件的拆分、設計模式、 Redux 狀態管理,充滿著生機與流動性在裡面,像是彈珠機一樣,每個部分都有自己的職責,但串起來就變成一個動起來又自洽的循環,於理論上是個模型、於現實上是個系統

在今日,我是突然這樣深刻地認識自己,自許要成為 Flow State Engineering,不但在生命中充滿 flow state,也鑽研 「flow」和「state」

在軟體工程上,從原始資料,進入資料工程管線,倒入後端進行商業邏輯處理,再到前端轉換與渲染、複雜的交互設計與狀態管理

我想見這一連串的過程

除了軟體工程,還有在認知上研究佛教的心理學模型-阿毗達摩,也持續實踐內觀,以體驗佛教心理學的有效性

再來就是各種的 mental model,例如展望理論、框架效應、心理帳戶,以及 UX 知識

最後,我們的生命本身就是一個 flow,一段旅程,終極意義還是回歸到串起一切形成生活的藝術

總結一切,我想做的,不管是生命上的、職業上的、學習上的,都是一種 Flow state Engineering

· 4 min read

在內觀的實踐中,需要以平衡、平等的方式看待每一個念頭和感受

這字面看起來簡單,只要「不評判、如實觀照」就好了啊!但以我的經驗,碰到不喜歡的念頭或感受時,潛意識還是會帶著評判的角度去看它

是以,焦慮來了,我會不自覺更注意、更用力地看它,希望用觀照的方式減緩它

或許你有聽過「內觀可以跟念頭面對面,產生距離後,就有可能減緩那個情緒」

確實如此,但抱著這樣期待後,如果碰到不喜歡的感受或念頭都會更用力的觀,那其實還是一種抗拒、排斥、評判

當我們對某些念頭和感受有「期待」時,就容易落入另一種陷阱:那就是用一種「工具性」的眼光看待內觀,覺得這是一種手段來消除不愉快的感受。但這種方式其實還是一種「執著」,是一種對結果的依賴。

所以我正在練習:冒出不堪入耳的思想或念頭的時候,還是像是看著自己的朋友一般接待它,然後看著它自己離開

我體驗像是:

「嘿,是焦慮啊,你好啊,我要繼續專注呼吸囉」

呼...吸...

「嘿,焦慮,是你啊」

呼...吸...

「嘿,又見到你囉,焦慮」

當然,也有可能像是:

「嘿,是色狗啊,你好啊,我要繼續專注呼吸囉」(下略)

不用刻意在心理面營造這些對話,而是在情緒上以更寬容的態度迎接自己的不喜歡的念頭,或許是在覺察到的時候,簡單的「哈囉」(憤怒、罪惡感、擔憂,同理)

對於自己的念頭,我們都能產生差別待遇與喜好了,何況是他人呢?

那我們能慈悲、平衡對待的自己每一個念頭,是不是能用慈悲、平衡的心態對待各式各樣人際互動的情境呢?甚至是其他眾生?

對於自己的念頭,使用觀照將念頭客體化,體驗到了無我

對於他人的交際,則每個所言所為看待成自我內心中不同念頭,這樣也是某種程度的內在化和平等對待

這些他人的所言所為,又投射到我們的內心產生念頭,我們又將這念頭客體化

宏觀來看,內心本身就會產生念頭,他人的所言所為也會投射到我們內心產生念頭,總體來說,還是要照顧自己的內心

但我們的所言所為,又會投射到他人的內心(只是我們無法掌握),投射後,他們又會做出對應的所言所為

這樣像是無數片鏡子之間不斷互相反射,我們能控制的,就是自己的心境與心鏡了

· 7 min read

大多數人眼中的業力

部落格少數幾篇文章,就冒出了一篇這麼獨樹一格的東西 XD

或許因為混合了民間信仰的觀念,對於業力,大家會聯想到「因果報應」,再聯想到「善有善報,惡有惡報,不是不報,時候未到」,此時業力看起來就像存有一個審判者在仔細忖度我們的所作所為,再決定要施展什麼果報在我們身上

以我自身的體驗,業力就是慣性的思維模式之下去做出的行為,而這些行為的結果,再去改變或強化自己的慣性思維

我認為業力是十分複雜的,因為除了牽扯到綿延不間斷的時間因素,又關係到環境與周圍人事物互動的極多種變因

個人的時間軸 (深度的複雜性)

以時間因素來看,我們當下的思維會產生某些情緒或行為,這些輸入有可能隨著時間而逐漸地減至無,也可能遞增到完全意想不到的結果,而在未來熟成的結果又會影響未來的思維

把這個滾動視窗的時間軸往回移動,「當下的你」所冒出的思緒與所做所為,也是由「過去的你」總和而來

照理來說,越久遠的事情對我們的影響會越小,影響權重會存有時間衰退性,但也可能一個久遠的事件對你造成的思考模式像是釘子一樣,深深地定住

再繼續回溯下去,初始的業力就是你投生的家庭與當下背景所形塑的人格,以及累世的習氣

與其他人事物的關聯 (廣度的複雜性)

在日常生活當中,我們不斷的與外在環境互動,並產生不同程度的交互關係,走在路上車水馬龍,進到公眾場所門庭若市,每多碰到一台車、多碰到一個人,都是在增加變因

好吧,或許這些人只是過客,要與自己真正產生交集的機率並不是這麼高

但想想我們互動最深的一群人,有伴侶、家人、同事、朋友、以及當下的時空背景,單論每個個體的思維模式都是極高的變因,更何況和這些人的互動形成的鏈結網路

其他因素

考慮更高維度的存在,或看不見的靈體,與我們的交互關係就會有更多變因納入,但因為我是麻瓜所以不多談了

業力這麼複雜,那如何安身立命

這樣談下來,或許會感到無力,我們自身是多麼受到外在關連影響,現在也由過去形塑的宿命決定,那到底能做什麼 ?

首先,業力是個中性的詞彙,代表一切運作的結果,再來,我不認為業力是宿命論

的確,當下的現況是過去的總和,但現在的作為也會影響未來,我們的存在與思維模式,是從每一個小選擇累積下來的

想像把剛剛的提及複雜度描繪成一個超複雜、超高維度的數學模型,或許有幾兆個變數,唯一能控制的只有一個區塊,就是自己的心

我們每一個選擇都是一次梯度下降,雖然偶爾會繞點彎路,但總目標是讓自己往更好的境地邁進,我們要做的,就是這個數學模型能控制的變因--也就是自己,進行偏微分,其他變因都只能當做常數,然後找到最大偏導數的方向 (也就是梯度)慢慢前進

梯度在哪裡 ? 內觀的力量

我認為梯度之一(逐步改變自己慣性思維極有效率的方式) 就在於內觀

當思緒或念頭現前,內觀以對待「客體」的方式進行觀察,就是進一步在削弱慣性思維,那既然慣性思維是業力的一部分,那就是消業

不過內觀原則裡面,「不評判、如實觀照」聽起來很簡單,但其實很不容易做到的

因為慣性思維讓我們習慣對每一件事情存有既定立場與想法

我們只能不斷練習如實觀照,有空就做,慢慢觸及到生活一個層面,走路、吃飯、發呆、通勤,這就是就是在降低對念頭的預設立場,就是在降低根深柢固的慣性思維

內觀參考

博客來-Headspace冥想正念手冊

博客來-作者-一行禪師

博客來-內觀實踐【2020紀念版】

· 8 min read

階段性的重新思考

儘管第一天很累,但是第二天收穫滿載而歸,也是我開始思考人生短期新階段的開始

我很慶幸自己有排了幾場聽 UX 相關領域的議程,Soking、卓致遠、Richard 是實打實的「UX」人,是從使用者與資訊架構的面向來思考設計

近期開始我的偏好從「成果可量化或反饋明顯的事」逐漸變為「有槓桿效應的事」,例如

這是 AI 取代不了的價值,但也免不了大量的交流

我對於與人交流這件事有著非常矛盾的想法,一些人會讓我極度耗能,但在同溫層貢獻、分享、交流,卻讓感到充電

我的長期目標是追求禪與平靜,但是「人」卻是最不可控的變因,彷彿是讓自己涉入風險

理查哥在 Web Conf 的演講 如此的溫暖,也帶給我一些答案

"Don't be yourself. Be us , be we , be part of group."

我們或許會碰到狗屁倒灶的事情,但這只是少數,找到歸屬感會使自己「感到強大」

公開分享與真誠待人的風險報酬心智模型

當你對 100 個人進行演講,資訊含量有 30 單位,讓 50 個人 受益 10 單位,讓 40 人受益 5 分,10 個人覺得你根本沒料,那就算了吧,通常要讓他們上網酸你機率不高,但還是用你 30 單位發揮了 700 單位的增量,那還是很有意義

當你對 100 個人進行交流且出於真誠,有 20 個是很有料又很棒的人,他們還會帶來更多的優質的人際連結,有 70 個普通人但對你有不錯的評價,也帶來一些不錯的人際連局

最後,只有 5 個機車的人,再來 5 個惡劣的人,這其實還是不錯的交易

最大的問題可能在於我們永遠無法知道別人怎麼看待我們,也無法看清這 100 人的想法以及對自己的評價,所以感到焦慮

既然無法「明確知道」,那其實也沒什麼道理感到焦慮了,大多都是我們自己腦內的揣摩,如果發現自己一直在不斷連接很好的機會,至少可以證明自己做人處世不算太差

這讓我想到前端同事 Julie 曾一時興起對我說,「Alex,我覺得你的用詞常常很精確」,這句話引發許多的思考,長久下來我只看到自己講話時常卡住,甚至當下自覺尷尬

「喔,這或許是我寫文字的頻率比講話多很多,所以講話時會不自覺想尋找最準確的詞彙,甚至一個成語來表達,才有點卡卡的」

但說實在,經過周圍朋友的反饋事實根本不是我想得那樣,他們只說

「什麼?哪有?你講話哪有卡?」

我只看到負向,卻沒看到正向

有時卡無所謂啊,但是用詞「精準」應該很帥吧

產出是基數,槓桿是倍數

我在做議程和講者頁面時,常常只覺得累跟有點煩

但是當天看到許多人電腦和手機的畫面都是議程和講者頁,那時除了成就感以外,其實百感交集

「大會那天,是大家最需要用手機版查議程的情況,讓這幾百個人感受到這個好用的設計跟體驗,簡直是超級厲害也超級開心的事」

雖然我自認還是有用高標準把關品質,但如果可以早一點「預見」這個壯闊,那心態可能會更有 ownership 了

設計是真的有力量的,台灣太重視技術與功能,這很好,但這是拉高 「maximum」

從設計改變使用者行為,是提昇 minimum,甚至把 minimum 和 maximum 的差距幾乎消彌,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,但很多人忽略

致謝

謝謝開發組的給力好夥伴小諾,我們一起完成這些酷炫的頁面

謝謝設計組

  • EG 的主視覺設計讓技術性 conf 添加截然不同的新風貌,除了扛起設計組,又看見許多重要但容易被忽視的細節
  • 豪萱的議程頁尤其是手機版,絕對是議程頁的範本級設計
  • 雖然有點小遺憾,但我們都看得到阿努對於設計的才華與巧思
  • 謝謝 Nina 還有佩穎,你們讓主視覺能夠在場地中實體化,真的很壯觀又感動

謝謝 Sabrina 和 Rae 活力超級充沛又超級細心,怪物級的可靠

謝謝當天到場的熱血志工,你們的貢獻是整個大會最後一塊且最重要的拼圖

最後謝謝龍哥以及洧杰,有你們作為種子,才會開出這麼美麗的花